精细化工技术
精细化工任务书
日期:2017-12-12 09:55:30  发布人:zkj  浏览量:197

 

 

 

 

 

南通职业大学

 

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

 

 

任务书

 

 

 

专业名称

精细化工技术

合作单位

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何晓春、邱德梅

 

 

 

南通职业大学

二○一六四月

 

 

一、试点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基于中高职衔接的精细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项目负责人(学校)

何晓春

邱德梅

性   别

出生年月

1963.03

1975.08

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

院长/教授

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学历/学位

研究生/硕士

研究生/博士

联系电话

13646277005

E—mail

qiudemei@hotmail.com

项目负责人(企业)

王志敏

性   别

出生年月

1970.06

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

人力资源部经理/高级工程师

学历/学位

本科/硕士

联系电话

0513-85967667

E—mail

404384802@qq.com

项目组主要成员

姓 名

专业技术职务

工  作  单  位

从事学科

项目组中的分工

刘强

副教授

南通职业大学

学生管理

学生管理

周君

副教授

南通职业大学

化工工艺

教学资源库建设

周杰

副教授

南通职业大学

化工工艺

驻厂教师

陈浩文

讲师

南通职业大学

化工工艺

驻厂教师

严进

副教授

南通职业大学

环境工程

学校教学、课程标准

邹亚琴

高级工程师

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管理

项目组织、制定课标

蔡亭亭

工程师

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精细化工

企业教学、学徒管理

陈娟

工程师

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化工工艺

企业教学、学徒管理

黄瑜林

工程师

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化工工艺

企业教学、学徒管理

                   

 

 

试点专业概况

南通职业大学精细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创建于1981年,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正教授3人、副教授10人,博士6人,硕士8人,双师比例100%。本专业拥有1个国家化工职业技能鉴定站,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验实训基地,一个南通市重点实验室,与南沈植保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了“南通市精细化工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与南通宝灵化工共建了“江苏省农药废水预处理及回收利用工程中心”,与南通精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了“化学检验技术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与南通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共建成立了集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化工新材料研发中心”,拥有近20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本专业一直重视校企合作,与国内外多家大型企业联合办学,开展订单培养,先后开办了南通星辰班、江山农化班、信越有机硅班、万洲石化班、海正班、科聚亚班、国核维科班等企业冠名班。本专业以“以岗位需求培养人、按专业标准训练人、用企业文化成就人”为指导思想,为企业量身打造课程,把企业所需的岗位综合素质、技术标准吸收到课程体系中,推行“套餐课程”模式。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制定教学大纲、共组建教师团队。

本专业依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对化工企业员工展开化工总控工、化学检验工、水处理工等职业技能培训,先后培训了456家企业2000多名职工。依托南通市精细化工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江苏省农药废水预处理及回收利用工程中心,完成20项校企合作的科研项目,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共6项。毕业生就业率年年为100%,专业对口率在85%以上。

精细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是江苏省特色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群核心专业,江苏省3+2、3+3中高职衔接首批试点专业。2015年8月5日,教职成厅函〔2015〕29号,公布遴选165家单位作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南通职业大学成为首批试点院校,精细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成为学校首批试点专业。

合作企业概况

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位于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二区,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农药重点骨干企业之一,200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占地面积1750亩,总资产33亿元,员工约2300人,年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公司以农药产业为主线,建有电厂、水厂、长江码头、氯碱化工、农药及其中间体、三废治理等配套齐全的工业设施。公司先后荣获全国首批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综合利用先进企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先进集体、全国禁化武先进集体、建国60周年中国农药工业突出贡献奖、农药行业责任关怀十佳企业、农药行业植保科技服务下乡十佳企业等称号。公司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江苏省技术中心、江苏省绿色除草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还与国内多家院校和科研院所建有合作关系。公司在农药生产管理及研发方面积累了一批经验丰富的优秀人才。

 

 

 

 

 

 

 

 

 

 

 

 

 

二、试点目标

江苏是一个化工大省,国家级特色化工产业基地的发展,使企业对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精细化工技术专业长期以来一直通过订单培养,2+1、产学研一体等模式开展校企合作,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了大批人才。在对几十家用人单位的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我院培养的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却缺乏实践经验,与企业用工和产业升级的实际需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内容和生产实际脱节,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人才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深化我校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解决人才供求结构性矛盾的关键。

精细化工技术专业联合江山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探索建立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制定并完善学徒培养的教学文件、管理制度及相关标准;校企共同构建适应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建设专兼结合、校企互聘互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立现代学徒制的支持政策;创新企业和学校双主体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三、主要任务

3.1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建立并完善校企联合招生、分段育人、多方参与评价的双主体育人机制。明确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自职责、分工,校企共同分担人才培养成本。统筹利用好校内实训场所和企业实习岗位等教学资源,形成企业与学校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3.2招生招工一体化

建立学校招生录取和企业用工一体化的招生招工制度,推进校企共同研制、实施招生招工方案。根据生源特点,实行相应招生考试办法。规范学校招生录取和企业用工程序,明确学徒的企业员工和学校学生的双重身份,按照双向选择原则,学徒、学校和企业签订三方协议,明确各方权益及学徒在岗培养的具体岗位、教学内容、权益保障等。

3.3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

按照“合作共赢、职责共担”原则,校企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及相应实施方案。校企共同建设基于工作内容的专业课程和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材。

3.4建设校企互聘共用的师资队伍

完善双导师制,建立健全双导师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制度,形成校企互聘共用的管理机制。明确双导师职责和待遇,合作企业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师傅,明确师傅的责任和待遇,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纳入年终考核,享受相应的带徒津贴。将校内指导教师的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纳入教师年终考核。建立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专业建设的激励制度和考核奖惩制度。

3.5建立适应现代学徒制特点的教学管理制度

建立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制订学分制管理办法和弹性学制管理办法。制订以育人为目标的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建立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定期检查、反馈等形式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制订学徒管理办法,保障学徒权益,根据教学需要,科学安排学徒岗位、分配工作任务,保证学徒合理报酬。落实学徒的责任保险、工伤保险,确保人身安全。

 

四、组织实施

2016年度

2017年度

2018年度

2019年度

上半年

下半年

上半年

下半年

上半年

下半年

上半年

1、校企签订合作办学协议;

2、学生由中职院校进入企业实习;

3、企业组织宣讲,学生自主报名;

4、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

5、校企共同开发4门课程标准(化学检验技术、化工单元操作技术、基础化学1、基础化学2),建立课程评价制度;

6、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库1个(化学检验技术),开发5门企业课程;

7、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和保障制度。

1、学生进入我校学习公共基础课程;

2、学校、学生和企业签订三方协议;

3、企业教师进校开展职业讲座;

4、校企共同完善教学资源库建设。建设4门在线课程(化工单元操作技术、基础化学、化学检验技术、精细化工生产技术)。

5、建立课程评价体系。

1、学生在校学习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2、在校训练专业基本技能,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教学;

3、建成5门企业课程标准,1门企业课程教学资源库。

4、建立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监控制度

 

 

1、学生在校内完成部分专业核心课程及岗位对接课程的学习,训练单项技术能力;

2、根据企业岗位需求,选择相关岗位,在企业强化专业单项技能训练。

3、建立学徒管理制度。

 

1、在企业完成剩余核心课程及岗位对接课程的学习,训练基本生产能力。理论教学部分,通过网络在线课程,校企联合教学。

2、完善双导师制度。

 

1、通过信息化手段,完成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

2、结合岗位实践,完成毕业设计工作;

3、取得化工总控工中级职业技能证书。

1、在企业训练综合生产能力;

2、取得规定的所有学分;取得毕业证书;

3、双向选择,成为企业正式员工。

 
 

 

五、资金配备使用计划

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设立专用经费,主要用于企业调研、学校调研、专家认证、课程构建、课程标准制定、教师企业实践、企业师傅兼课、项目开发、网络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方面。合作企业在企业人员培训、兼课、学生薪酬发放、保险、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校企交流等方面,提供相应的经费。

 

项目

2017年度/(万)

2018年度/(万)

2019年度/(万)

师资培养

2

2

2

课程建设

1

1

1

专业调研

1

1

1

实训基地建设

5

5

5

教学资源库建设

2

3

2

学徒工资

20

30

30

学徒保险

2

2

2

其它

1

1

1

合计

34

45

44